找到相关内容154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评《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

    传统思想作新的注释而实现的,但其对传统思想已经有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即高扬个性,率性任自然成为这一思潮的明显特点。如无论是徐渭的“真我”,汤显祖的“情至”,李贽的“情性”、“童心”,还是袁宏道的“性灵...套束缚住了文学的发展,但李梦阳的文学情感论,不能不说对晚明文学思潮的酝酿、形成在理论上作了准备。徐渭、李贽、焦竑、汤显祖、袁宏道、陶望龄等人的文学思想标志的革新思潮的高涨是晚明文学思潮发展的第二阶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0862044.html
  • 古代“居士”知多少?

    村居士   元政治家、诗人耶律楚材——湛然居士   元书法家陆居仁——瑁湖居士   元代画家倪瓒——云林居士   明晚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徐渭——青藤居士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温陵居士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3167918.html
  • 突破与超越——试论禅宗思想对中国诗学的影响

    出版社,1963。  ③ 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7。  ④ 袁枚《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⑤ 李贽《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  ⑥ 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海...“童心说”是晚明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提出来的,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胡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4041101.html
  • 明代泉州佛教的式微

    制度,一方面限制了佛教的无限制发展,另一方面却提高了僧尼的质量。僧尼重视研究佛经也影响到世俗社会的文人居士。明代,在家居士对佛教的研究形成了风气,泉州出现一些研究佛学的的名家。如李贽、李光缙。李贽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5646546.html
  • 《论语点睛》研究

    ,作一讨论,而认为伪托说所持的理由并不充分,《四书评》应为李贽作品无误。另外,就李卓吾的思想是以佛学为核心而融通三教、与卓吾《四书评》在儒家阵营里是反对辟佛最力的程朱学派、以及卓吾著作的流通面是十分... 137页 评》作为底本的。因此,在本文中,《四书评》就有探究一番的必要。 《四书评》是否为李贽所作,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张非李贽所作的学者...

    罗永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246637.html
  • 晚明“狂禅”考

    书籍而有所缺失或疏漏的话,那么至少可以说,“狂禅”一词在明以前是不常见的,如果这是一个常见的词语,相信编纂者一定会把它收入其中。  众所周知,李贽是鼓倡狂禅最激烈的人,跟李贽学习这种狂禅作风的人也很多...之士多乐慕之,后学如狂。不但儒教防溃,而释氏绳检亦多所屑弃。”袁宏道早年也是众多向李贽学习的人之一。袁宏道曾三次去拜访李贽,袁中道描写袁宏道与李贽相会曰:“先生既见龙湖,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

    赵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2968345.html
  • 古琴美学思想中的佛家思想

    须“瞥然省悟”,即顿悟,才能超越自我、超越尘世,达到至境。这种思想被明人李贽加以发挥,李贽认为“声音之道可与禅通”(《焚书?征途与共后语》),并举伯牙向成连学琴之例,说明“一见影而知渠”、“一击竹而...最高境界。这种心理历程和禅学中静心求道、实现万物之超脱实属同一途径。李贽认为学琴之径与参禅之途相通还因为“此其道盖出于丝桐之表、指授之外者”,即认为禅通过在现实生活中修道、悟道,追求无名、无际,超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45362223.html
  • 明代的禅宗

    大气氛的薰陶中才能形成。李贽(1527-1602)则在对伪道学的激烈批判中,公开打出佛学旗号,采用佛学的思想语言。他用《起信论》等所讲的“真心”,来解说他的“童心”,用般若的“真空”来否定传统伦理的神圣;他也像部分禅僧那样,在生活上表现出自在不羁的风格。李贽开辟了居士佛教同宋明理学对立的一途,至清代而终于形成一大社会思潮。颇受李贽影响的袁宏道(1568-1610),中年悉心参禅,文学创作上提倡抒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3059413.html
  • 古琴美学思想中的释、儒、道思想

    参禅和学琴有同样的思维方式,都须“瞥然省悟”,即顿悟,才能超越自我、超越尘世,达到至境。这种思想被明人李贽加以发挥,李贽认为“声音之道可与禅通”(《焚书?征途与共后语》),并举伯牙向成连学琴之例,说明“...之道的融合,达到了音乐审美之最高境界。这种心理历程和禅学中静心求道、实现万物之超脱实属同一途径。李贽认为学琴之径与参禅之途相通还因为“此其道盖出于丝桐之表、指授之外者”,即认为禅通过在现实生活中修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4159624.html
  • 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

    随理学运动的兴起,禅宗日益衰微。禅悦之风再盛,乃是在明朝中叶之后了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禅宗不仅突然席卷江南,而且同时还出现了好几位大师,如洪恩(即雪浪),真可(达观),德清(憨山),李贽。其中尤以达观,李贽锋芒最盛,并称为"两大教主",受到无数士大夫的顶礼膜拜。即《万历野获编》所说"所在皈依""无不心折"。  为何历经数百年之久,禅悦之风重现。让我们进入当时社会大环境作全盘考虑。明中叶之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3954503.html